你未必需要一个间隔年(下):且慢,你真的要追随内心?
兼听:观点与事实
在做重大决定时,你真的有勇气去倾听你的内心吗?
如果要听,要怎么听?
人的认知是必然存在局限的,因此一定会有犯错的可能,别真的一听内心说什么,就头脑发热去行动了。
借用古典老师的一个例子,在你人生的董事会上,你永远是最大的股东,最后还得是你说了算,但是,你不妨也听听其他股东怎么说,毕竟你一个人的生命有着很多人的牵挂。
更全面、更多维度的信息是为了减少你内心的误判,哪怕他们就是来打击你的。对,不要怕别人会怎么打击你,最怕是你只选择自己爱听的然后去证明你是对的,这就失去了“兼听”的价值了。
在做间隔年这个决定之前,我先和家人谈,遭到了清一色的反对;我也把“间隔青年”公众号里全国30个间隔青年的故事都读了一遍,了解这些过来人为什么去间隔年、又收获了什么;我和去过印度的实习生谈,了解在印度工作和生活的正反面;我和职场前辈谈,对比国内外的职业成长环境。
面对这么多声音,其实你到底要听什么?
事实!事实!!事实!!!
其次才是别人的观点以及是他们如何论证这个观点的。
“印度常有强奸案发生,女性地位偏低。”
----是“事实”。
“女孩子就该找个轻松稳定的工作啊,到处奔波干嘛。”
----是“观点”。
因为所有的观点无非是从事实生成的,为了正确决策, 你应该着重从别人口中收集“事实”,而每个人的“观点”都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,你要参考的是他形成观点的思路,这对你如何处理这些“事实”可能是一个很有效的参考。那些没有支撑或站不住脚的推论,你可以先放一边了。
分清了“事实”和“观点”,我们在决策的时候可以少受他人主观情绪和价值观的影响,而是过滤出有价值的信息,让自己关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。
兼听:正态分布
收集的事实越多、越全面,你也可能越选择困难,因为你会看到特别多事情的正反面。
例如,有朋友在印度的实习体验极好。
也有朋友不太走运。
听了她这么我说我也有点慌。
这时候我就必须面对一个现实,人们在印度的体验其实是参差不齐的,我也不知道我运气如何。
但关于运气,我还是相信“正态分布”的。
运气极好和极坏的人都只占少部分,大部分人的处境是不好不坏的。所以无论在印度的实习体验有多参差不齐,至少我极有可能是落在中间安全区域的,后面更多是看个人修行了。
懂得了”正态分布”,我们在决策时会多一点平常心,不至狂喜到鲁莽行动或担忧到裹足不前。
选择:风险评估
如果你通过吸收更完整的信息、内部和外部声音的较量,你还是选择遵循内心,这时候你可以分析一下这条道路的风险是不是你可以承担的。
例如,我放弃国内的工作去印度间隔年有什么风险呢?
1. 一旦实习体验不好,会浪费时间
2. 收入低,钱可能不够花
3. 印度的治安问题
4. 到头来我的自我认识、职业探索可能还是没有突破
我自己衡量了一下自己能不能应对。
1. 如果公司不好我就在当地重新找,至少我的简历和英语都不错,工作会有的;
2. 工资不够我还有积蓄,旅行和读书可谓是世界上唯二花了钱还觉得赚了的事,所以出去走走还是值;
3. 我独自走了十几个国家,有一定安全防范意识;
4. 至少我开心地旅行了一回。
好,风险是我可以承担的,去干。
但事实上,我的决策过程远没有上面说的一二三四那么爽快,我把在国内外工作两条路的利弊比较了很久,应该有几个月了,最后发现这样的计算是不会有结果的,既然两条道路都是我没走过的,我永远无法证明给自己看一条道路就是比另一条好。
或者,我要做的不是去比较,去患得患失,而是认定了一条道路就认真地走,努力播种看能收获什么,如果那条道路行不通,大不了回头重新再选择,实在没有必要那么纠结,波折才是人生的常态。
也许你还会问,
“如果我内心没什么想法呢?”
那只能是多经历、多思考,如果你的热情、你的人生意义能这么容易被挖掘到,那也可能是“三分钟热度”吧。所以这也是我很喜欢去旅游的原因,越是旅行,越是发现人们过着的是那么不同的生活,什么奇葩都有。那些不一样的想法,会冲击我的固有的思维,给我新的灵感,现在我写旅游博客、拍视频也是路上受朋友启发的。
“我没你那么多时间去旅行?”
那就多给脑子一些外部刺激,充充电,道理跟去旅游是一样的。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去吸纳一些新的知识,每周做一件你之前没有做过的东西,一本没有读过的书,一部没有看过的电影,一次新的沙龙,一个新的朋友,这些都是你可以主动寻找的外部刺激,它们会告诉你一些你以前不知道的活法。觉得有点意思?赶紧行动吧。
总结一下如何 "追随你的内心”?
1. 新的环境可以让自己跳出原来的主流价值,获得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
2. 不断做和自己对话的练习,让内心学会大声说话,不被外部噪音淹没
3. 承认内心的局限,全面了解信息,兼听,减低内心误判
4. 多给自己外部的刺激,了解不同的可能性,从而开拓想法
5. 始终有勇气追随你的内心,走错了也还可以重新开始
毕竟,“追随你的内心”,听起来浪漫,但隐藏了很多努力的前提----大量的读书、经历、阅人,让自己的内心足够丰盈和笃定,去做出独立、不随大流的判断;大量和自我对话的练习,去分辨他人的期许和内心的需求。
我相信,追随内心的勇气,不是我们生而就有的,但绝对是我们可以在一个个小尝试中培养起来的。
学习倾听内心,不断认识自己。
如果你可以做到这点,你未必需要一个间隔年。
如果你不努力去做到这点,给你一个间隔年也没用。
你今年决定追随内心、去做成的一件事?
欢迎后台留言,和Jamie一起共进~
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,欢迎点赞、分享哦
我是Jamie
走过90城,22岁在印度间隔年
在环球旅行的路上说故事
想和你一起,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
▼长按扫码关注,和我一起上路